|
 |
|
|
|
|
XX集團備份系統案例
系統建設目標
建設本系統的目的是通過自動化的方法實現對XX集團公司(以下簡稱XX公司)XX公司系統中的三個平臺(集團、股份、制冷)的重要數據實行集中備份。并將在此基礎上,擴展到其他重要的系統。
備份系統建設描述
XX公司計算機系統備份要求數據通過網絡自動地集中備份到備份服務器,由備份服務器統一管理備份和恢復。備份的需求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數據庫數據
要求對各個用于業務系統的True64、AIX平臺上的Oracle7、Oracle8、Oracle9數據庫進行簡單可
靠的自動備份;
當發生數據庫崩潰、數據庫文件損壞或丟失時進行簡單可靠的恢復;
目前需要備份的數據庫服務器為3臺;
目前的數據量最大按800 GB計算,但要考慮日后的數據量增加;在發生數據庫崩潰、主機崩潰或災難性數據丟失時,需要進行快速的數據恢復。
2. Solaris、AIX、Ture64、Windows服務器系統文件及應用程序
對重要的系統文件、配置文件及應用程序文件進行自動備份;
需要備份的主機總數為35臺以上;
當這些重要的文件發生崩潰、損壞或災難性丟失時進行恢復。
3. 集中進行備份管理
三個平臺:集團、股份、制冷 都進行集中備份;
所有的備份工作進行集中配置和管理;
對備份的數據進行集中管理。
4. 磁盤柜和磁帶庫
使用DELL-EMC CX500磁盤柜做位一級存儲設備,容量為6TB;
磁盤柜速度為150M/s,這樣能使備份窗口盡可能的縮短,大量的數據能在短時間內備份完成;
使用目前已有的TL895磁帶庫系統做為二級存儲設備, 當磁盤柜快要備份滿,或將歸檔數據存儲到磁帶庫上;
配置為兩個4個DLT7000磁帶驅動器,60多個磁帶槽位,每磁帶容量為35G/70G;
單臺磁帶驅動器速度為6M/秒;
每盤磁帶上貼有識別條碼(術語:BarCode),用于備份軟件和機械手行識別。
5. 備份服務器
使用一臺新的SUN Enterprise 880服務器作為備份服務器,安裝Solaris9操作系統和Legato
NetWorker Server;
使用千兆光纖網卡將備份服務器接入光纖網絡;使用HBA卡將備份服務器接入光纖存儲交換機。
6. SAN存儲網絡
考慮到有十幾臺主機的數據量非常大, 為了減少對主機應用的影響,對這十幾臺主機使用SAN網絡備份;
磁盤柜接入SAN存儲交換機
磁帶庫通過SCSI與光纖接口轉換器接入SAN存儲交換機
7.EMC Legato NetWorker
在網絡集中備份中,每臺需要備份的服務器的備份數據通過網絡傳送到備份服務器。備份服務器連接SAN存儲上。需要備份的數據(包括文件數據和數據庫在線備份數據)集中備份CX500的磁盤柜中。
在SAN網絡集中備份中,每臺需要備份的服務器的備份數據 (包括文件數據和數據庫在線備份數據)通過SAN網絡傳送到CX500存儲上,而不必經過備份服務器,大大縮短備份時間。
備份系統使用EMC公司的存儲管理軟件Legato NetWorker,
統一由備份服務器管理整個備份系統的備份與配置工作,并且提供Windows客戶端的界面管理與配置。
并提供對存儲設備(磁盤柜、磁帶庫)全面一體化分的管理,磁盤柜做為一級存儲設備,數據首先備份到磁盤柜上;設定一定的策略自動將老的數據遷移到二級存儲設備磁帶庫上,這樣即保證了備份窗口的又能存儲大量的數據。
系統設計的前瞻性:充分考慮未來3~5年的業務發展的需要。
系統設計的先進性:在經費和技術許可的范圍內,我們充分考慮采用先進的備份管理技術以及高性能備份設備。在數據存儲管理系統設計、結構設計、設備選型方面我們均采用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方案。
開放性原則:系統采用的各種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均遵循國際標準或工業標準及國際流行標準,符合開放性設計原則,具備優良的可擴展性、可升級性和靈活性。
系統設計的可擴展性,備份系統的設計具有完全的擴展能力,完全符合系統擴充之后的業務系統備份要求。
穩定性:備份系統設計的各個環節均以目前成熟的技術方案和實施為基礎,使得技術領先的同時,備份系統具有穩定的運行能力,避免高技術帶來的技術風險。
經濟性:在滿足所有需求的前提下,根據現實的數據量測算,充分體現投資效率。
|
|
|
|
|
|